跳到主要內容

跟著大陸尋奇一起吃北京美食

北京故事挺多,畢竟是個千年古都。細數北京知名小吃,總能看見一些滿漢文化交融的痕跡,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焦圈兒(似油條的圓圈狀炸麵粉)、豆汁兒、炒肝兒、炸灌腸、鹵煮火燒。隨便一數是一大串,這趟旅行勇敢地品嘗了不少XD除了豆汁兒完全沒有記錄下來,因為嚐了一小口後,簡直形神俱滅,整個人都不太好,完全想不起來得記下來這件事。
R0090461
在恭王府附近走累了的,進謬家包子吃午餐,包子與炒肝兒是標配,即使是北京人的日常正餐也時不時有這樣的組合出沒,小小不同的是,這大約是早餐份量,若是午晚餐,他們會再來一盤大炒飯或大炒麵,然後另兩三樣小菜。
......北京人食量著實驚人。
炒肝兒這碗小吃的做法跟炒沾不上一點關係,「炒」字是由滿語音譯而來,意思就是漢語中「煮」的意思,最早是由會仙居不太受歡迎的白水雜碎變化而來,比白水雜碎費工點,三個步驟都很花功伕,腸子切出柳葉狀,以鹵水洗淨後溫火熬爛,口蘑湯大火炒大料,下黃醬(似醬油),文火燉煮,最後放入熟腸、生肝、立馬勾芡撒生蒜,芡汁濃且稠,湯匙放上都不會沉下去。特別訂製了個喇叭尖的碗,盛入炒肝兒後,被形容為如「寶盞含晶」。
其後會仙居與對面的天興居合併,僅留下天興居招牌(中間的併購故事挺精彩的,有打拚出口碑的第一代招牌,被好吃懶做的第二代砸了,富不過三代的故事)。
「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道盡當時從早到晚炒肝供應絡繹不絕的盛況。
這碗和著醬芡口蘑湯的滋味,軟爛的小腸,吃完才發現有濃濃蒜味的小吃很合我的胃口,但是依舊沒勇氣把勾芡湯都喝光光,這樣一小碗熱量該有多驚人啊!吃完這一餐才覺得口渴,不愧是重鹹重口的北方名小吃。
R0090462
北京不管包子餃子都有一個讓我很難抗拒的口味,韭菜雞蛋,脆嫩的韭菜與炒蛋,包在什麼裡面我都吃得下。不過北京的包子怎麼沒有外面一層滑滑的麵皮?
事實上隔壁就是有名的庆丰包子舖(就是習近平吃包子那家的某分店)有點像在台南吃個六千結果捕捉到野生賴清德的概念XD。
R0090160
在台灣也有數家分店的餡老滿,台灣走了個高級路線。在北京就是普通餐館,份量多,不算貴這樣。北京服務員跟台灣的很不一樣,含蓄地舉個手、對個眼睛,只會得到服務員一臉疑惑。在北京想得到店員注意,就提起氣,大聲喊個:「服務員,點菜!」唄。
R0090161
炸灌腸。是一個光聽名字我不會點的食物,聽著像是炸糯米腸似的。最早的灌腸確實是將澱粉與碎肉灌進豬大腸裡,炸了吃。連慈禧太后都愛吃,常常遣人上福興居買灌腸。現在的灌腸已經全不含葷腥,僅以綠豆粉加香料炸製,吃著很像Q一點的炸蝦餅,跟醬汁很對味,很下酒的一道小食。醬汁以鹽與蒜搗出汁後,沖入涼水。
R0090162
餡老滿招牌餃子。裡頭包有韭菜、蝦仁、炒雞蛋。多汁飽滿好吃!
R0090338
逛完大柵欄後有點餓,原先只是想吃個不太飽足的東西填肚子才選了鹵煮,殊不知鹵煮裡頭有超飽足的麵疙瘩,吃完這碗差點走不動。
鹵煮源自於宮廷美食蘇造肉,蘇造肉是以五花肉與厚味湯底齊煮,是當地官員為了討好出巡的乾隆而做的美食,乾隆很愛重口味的食物,後來這道菜便流傳民間。但民間常吃不起五花肉,便以小腸、肺頭代替(第一次吃豬肺覺得好嫩好吃!)要我比擬的話,就像介於麻辣燙與五更腸旺之間的口味,有麻辣鍋的鹹,又沒五更腸旺辣。其中的油豆腐簡直完美,小腸滷得之好吃,如果你也是下水愛好者,鹵煮應該很對味喔,不過吃完鹵煮,剩餘的一天我都在灌水...是非常重鹹的一道。
歷經慕田峪長城一日遊,從什剎海的大鳳翔胡同走到護國寺來,唐廊在一棟看似廢棄的小商場裡,沒啥人氣,但是餐廳看起來很是高檔。
R0090231
辣牛肉...詳細名字我也忘啦,辣得我不要不要的,超辣。
R0090232
翡翠辣醬自製豆腐,這道菜榮登到訪北京的驚喜,超愛吃豆腐的我超愛,很多館子都有這道菜的蹤影。
R0090234
蔥油餅,油少主打香,吃一片就很飽,說是蔥油餅我覺得比較像麵餅,現桿的那種,因為油跟蔥真的不多啊。
R0090235
香酥北京烤鴨,等了一個小時的烤鴨,有名氣的全聚德、便宜坊、大董我們全都沒吃到,倒是在局氣、唐廊吃了不少,每家對我來說都已經很好吃了。某天遇到善聊的司機,他說北京人不吃全聚德,都吃便宜坊(讀音:變宜坊),日本人呢愛大董(噗這我倒是可以想像,大董主打高級)。不管是在局氣或是唐廊吃到的烤鴨,皮香酥油脂豐富,醮上白糖超對味,跟很薄的麵皮放上白蔥芹菜蜜瓜甜麵醬,超級美味的。
那餅皮有多薄呢,我們到用餐結束都沒人成功單獨分出一片餅皮過。
R0090233
四大天王...是誰說要四大天王的,完全想不起正確的菜名,服務員聽到四大天王還笑了下(正確名稱是四大物件)...內容物就是驢打滾、芸豆糕、豌豆黃以及艾窩窩。驢打滾就是黃米麻糬,捲豆沙,滾花生粉,喜歡吃。芸豆糕是無糖白豆沙與豆沙交叉層捲起來的小點心,入口即化。艾窩窩味道我比較不愛,因為有我討厭的椰粉。豌豆黃有點像綠豆糕加洋菜凍的概念,夏天吃了很消暑。北京最有名的就是京八件、大八件(極度不推在稻香村買伴手禮XD)也不用全吃過,有些味道實在不怎樣。
R0090541

R0090542
這是在什剎海走累了,隨意找一家茶館進去。「出門泡茶館兒」是老北京的生活很重要消磨時間的方式,就像喜歡泡咖啡店的人一樣。(但茶館的消費嚇到我的貴,除了茶費餐費,另外他是以時計價呀,也分大包廂小包廂,下次應該不會再進去了XDD)
古裝劇裡八卦流傳、說書傳道,常常都發生在茶館裡頭,所以茶館也分書茶館、酒茶館、清茶館、野茶館。清茶館大多是生意人用、野茶館,就是在荒郊野外的茶館。
R0090238
在798附近的那家小館吃到的素雞一絕,包了蘿蔔、尖筍等時令。
R0090239
這盆豆腐,好好吃喔,優質豆腐具有醬汁一淋便循著孔隙侵入豆腐,這要是有一鍋麻辣鍋該有多好。
R0090240
空心菜(梗),很清爽也挺好吃的,視覺頗豐。
R0090241
蒜泥白肉,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蒜泥白肉,白肉川燙的熟度拿捏得很好,肥肉不膩,瘦肉不老,薄如紙的小黃瓜完全不影響吃肉的口感,大推一個。
R0090242
五穀豐登,此趟北京行學會了中文版的BANG,蔬菜都挺好吃,就是五穀豐登。一上桌在陽光底下真是很有氣勢的一道。
R0090244
北京餃子,冰花很不錯,餃皮略厚,內餡稍油。
R0090245
我最喜歡的翡翠豆腐,那家小館的做得更好吃一點,十條是例份,北京團菜一盤比一盤大啊。
R0090136

R0090137

R0090138
有專利的局氣炒飯(蜂窩煤炒飯),很像在吃八寶米糕的口感,不特愛。
R0090135
紫色山藥做成甜筒形狀,但味道怎麼吃怎麼像紫地瓜,略甜。
R0090134
在Boys逛了故宮體會了當朕的一天,Girls在國博莫名其妙逛完,前往菊兒胡同裡很難找的Ms Mood吃下午茶。蛋糕真的個個賞心悅目,但CP值認真台北完勝。
R0090582

R0090581
密集恐懼 這裡取的名字都挺形象化的
R0090580

R0090579

R0090578

R0090577

R0090575
簋街這裡有上百家小龍蝦,我們卻來吃小江南小排檔,事實是,也是回程打車看到一整排的小龍蝦才知道...
R0090591
小江南的上海生煎包,視覺滿分,但味道普普忘記了。
R0090593
蟹黃豆腐
R0090588
大煮肝絲
R0090587
胡適一品鍋 胡適最懷念的徽州一品鍋,味道還不錯,但是千萬別吃油豆腐,整個北京的油豆腐都有個酸腐味。
R0090586
鹽鹵豆腐。好似台版小菜滷蛋油豆腐,但鹹度破表,過過水後滋味比較好入口。
R0090585
揚州炒飯
無標題
歡樂谷附近的粥立坊,雖然歡樂谷對我來說比較像憂傷谷,不過粥立坊很是不錯吃,炒飯粒粒分明,菜大份且味美,回台後還是有點想念。
無標題
每天六點出門的結果,就是通常下午四點我體力就快倒了,開始想找地方坐等各位大大下班一起回家,實話說在北京喝到的咖啡都滿意多了-在木質咖啡
無標題
紅極一時的榮小館,這道口水雞一般般。
無標題
招牌小麵。
無標題
石鍋豆腐。豆腐控必點最愛。
無標題

無標題
笋衣。就是筍絲啦 非常推薦
無標題
吃榮小館的今天是禮拜五,各位大大也開喝了,國酒茅台
--
總地來說,北京路邊小吃對我而言一般般,口味有點不合,北京口味之重,老闆好像聽不到我一直說「不加醬不加醬不要加醬」,依舊給我刷上層層重鹹醬油...但大眾點評推薦的餐廳,都挺優秀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芬蘭鮭魚吃爽爽的日子

  在芬蘭的第一餐外食,是在羅凡涅米的Martina,觀光區的主街很短,大概十分鐘就逛完了,很多是餐廳,可以去全世界最北之麥當勞拜訪一下,但是外觀沒什麼特別,可以索取免費明信片。

寧芬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在歐洲看過無數華美的城堡,寧芬堡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座巴伐利亞宮殿是少數允許拍照的,加上導覽機的詳盡解說,讓我可憐的記憶還殘留著些許印象。 寧芬堡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宮,巴伐利亞邦在德國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城邦,慕尼黑為邦城內最大的城市,有些對德國瞭解不那麼深的人將慕尼黑的啤酒節、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的吊帶褲、連衣裙與德國文化直接連結,或許很多德國人並不贊同,畢竟德國很大,巴伐利亞區一直以來的歷史發展,與普魯士不完全緊密連結,反而與奧匈帝國更相近。

牛津大學城

十世紀左右,農民每天趕著牛隻經過這個淺灘,趕往城內的牛墟交易,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淺灘,後來此地得名牛津,意指牛隻經過的淺灘。牛津大學身為英語系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最老的是法國巴黎大學)。實際創立時間不詳,12世紀,亨利二世禁止人民前往巴黎大學就讀(英法情節歷史悠久啊),召回許多師生,從此牛津的師生人數迅速攀升。 目前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便是牛津出版社,有趣的是,它依舊是第二古老大學出版社(晚於劍橋大學出版社)。著名校友或稱之為「牛津人」,亞當.史密,「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休.葛蘭,寫出歌劇魅影的安德魯.韋伯,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數學教授路易斯。此校培育出26為英國首相,更有超過100位牛津人進入下議院,140位牛津校友進入上議院(牛津劍橋統治著英國啊),也畢業了多位著名他國政治人,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緬甸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