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Hallstatt 美到無言

這是一個隨手拍都像明信片一樣美麗的地方。Hallstatt,Hall考據是古蓋爾語中「鹽」的意思,Hallstatt是個靠鹽致富的小鎮,這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鹵水管道,鹽洞鹽坑,是最古老的鹽都,但短暫停留的我們哪都沒去,原計畫的五指山,也因為當天的濃霧大雪而放棄。
另一說Hallstatt是「最早的鐵器」的意思,據考古挖掘出,這裡的確在2500年前便有鐵器文化。
我就不再為這美景多做註解了,隨便拍都很美的地方。







這次我們住在湖畔的百年飯店Seehotel Grüner Baum湖景房,是這趟旅程最貴的一個房間,說貴呢...其實一晚才六千,看官們覺得呢?一人三千,其實我覺得還好呢!曾經的茜茜公主、阿爾達伯特、阿嘉莎,也曾入住此飯店。
旅伴去check in了,我在這邊試圖吵醒他。

百年旅館的古董感。


以前我不是個特別堅持要住湖景房的人,想看湖景,走幾步路出去不就得了。但早晨起床後,披上浴袍,沖杯咖啡,坐在露台欣賞美景,再美不過了。來訪時已經是四月天,但是清晨卻遇上了哈修塔特蒙上一層白雪,這算氣候異常呢。
餐廳在一樓。沒有太多的座位。

第一天到達時,到湖邊走一圈也就到了晚餐時間了,在飯店一樓享用了一頓服務很好,食物也不錯的一餐後,晚間的哈修塔特就像睡著了一般。隔天一早便用早餐。
茶葉很是多樣。


實在不是我愛吃這些,而是剛好跟一團中國旅客同時間用餐,我就常常看著上一位把盤子裡食物夾光,徒留空盤與我相對,大媽,我就在後頭你應該知道啊,我後頭還有很多人你感覺不到嗎?當下的心情好像偏無奈居多,二十年前台灣人出國也是給人這樣的觀感,最近走了一趟北京後,深深覺得雖然硬體可以快速更新,但是軟體還是得慢慢來,再過幾年,中國旅客會跟台灣旅客一樣,不會整盤夾光,但起碼留個兩片給後頭的人吧XD然後會一起變得跟日本人一樣,一次只夾一點點的含蓄貌。
我在奧地利找到了最好喝的咖啡,不管是咖啡品質,或是濃濃的鮮奶油風味,我明明是個很討厭鮮奶油的人,但是當黑咖啡擠上厚厚的鮮奶油,鮮奶油達到半杯以上的量,可可粉像是不要錢的覆蓋滿滿,甚至撒得小盤子都是時,這杯咖啡好喝得不可思議。
維也納雖然不是第一個喝起咖啡的地區(義大利人應該覺得他們是),但是維也納咖啡可是連對咖啡非常挑惕的義大利人也覺得好喝喔。在奧地利,咖啡叫做Einspänner,以前奧地利馬車很多,這些要操控馬兒又想要喝咖啡的馬夫,為了不讓熱咖啡在行進時潑灑出去,因此在黑咖啡上擠上厚厚的奶油,可以保溫又可以讓咖啡乖乖待在杯子裡,(原來是當蓋子來著...)
Ein = 一,spänner = 韁繩。就是一手咖啡一手韁繩的意思。
哈修塔特烤魚,奧地利是個不靠海的國家,所以他們對於海鮮也比較不常食用,但是在哈修塔特並不,烤魚就是湖邊特色料理。但說是烤...我覺得比較像炸魚呢,油脂多且鮮嫩,食材好味道就好。
奧地利炸豬排廣富盛名,但最早卻是炸牛小排,才是奧地利最出名的特色國菜,三個月大的小犢牛,按摩調味後裹上麵包屑炸至金黃色,外酥裡嫩的上桌。在奧地利傳統作法,牛排上放置片狀檸檬、小黃瓜、酸豆等樣式繁多的配料(聽起來很像我們的大腸包小腸配料是不),其他地區也會搭配馬鈴薯。後來以豬肉取代,比較便宜。但為了維護國菜的地位,奧德的相關單位規定,凡是菜名冠上「Wiener Schnitzel」之名的料理只能使用小牛肉。現在德語區的維也納炸牛排已經廣泛涵蓋油炸牛肉料理,非限定小犢牛。
題外話,這道豬排裡頭鮮嫩多汁,超美味。
飯店面朝歷史悠久的集市廣場。
基督路德教堂,很簡單的一個石造教堂,有他古樸的美,不為了教權而設立的教堂相對簡樸很多,信仰中心的影子更加鮮明。即使是哈修塔特這個遠離王權教權的小鎮,宗教改革的影響仍是明顯的,路德教堂的建立,見證了新教(基督教)與舊教(天主教)地位平衡的過程。
另一個特色景點人骨屋,開放時間五月到十月,因此我們也錯過了。




奧地利的傳統服飾,在奧地利,較保守的一派,視傳統服飾為一種政治表率,代表極右派。這張圖畫得有點美化,事實上他們稱為村姑裝的服飾,包含皮馬甲,村姑裙與必備的圍裙,男性服飾則必須有皮短褲與長筒襪。曾經奧地利人極其避諱這樣的衣著上身,但是以現代的觀點,很有些復古時尚意味。英國設計師Vivian Westwood到訪奧地利時,受不了地說:「我搞不懂你們奧地利人,如果所有女人都穿上村姑裝,就不會再有醜女了」
這話在我看來道盡了流行的奧義呢。



這裡很多房子椅子門窗上,都有兩把交叉的鋤頭標記,一開始我認真以為是斧頭幫...原來是鹽礦的標記啊。雖然房子大多整修過,仍舊保留了以前帶樁腳的房子外觀。

傍山而建的房屋。
沒有冰洞的季節,也沒法上五指山,也沒時間到鹽洞一遊。挑了個90歲老人家也能走的看瀑布行程,樹上的雪未盡,像是走在童話裡一樣。

走到一半下起雪來,在台灣只見過下雨天,站在無聲的下雪場景裡感到新奇。

然後,我們千辛萬苦來訪的瀑布,剛入春只有這麼一小條XD



在這裡就不必在意考試分數,不用管找不到工作如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芬蘭鮭魚吃爽爽的日子

  在芬蘭的第一餐外食,是在羅凡涅米的Martina,觀光區的主街很短,大概十分鐘就逛完了,很多是餐廳,可以去全世界最北之麥當勞拜訪一下,但是外觀沒什麼特別,可以索取免費明信片。

寧芬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在歐洲看過無數華美的城堡,寧芬堡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座巴伐利亞宮殿是少數允許拍照的,加上導覽機的詳盡解說,讓我可憐的記憶還殘留著些許印象。 寧芬堡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宮,巴伐利亞邦在德國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城邦,慕尼黑為邦城內最大的城市,有些對德國瞭解不那麼深的人將慕尼黑的啤酒節、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的吊帶褲、連衣裙與德國文化直接連結,或許很多德國人並不贊同,畢竟德國很大,巴伐利亞區一直以來的歷史發展,與普魯士不完全緊密連結,反而與奧匈帝國更相近。

牛津大學城

十世紀左右,農民每天趕著牛隻經過這個淺灘,趕往城內的牛墟交易,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淺灘,後來此地得名牛津,意指牛隻經過的淺灘。牛津大學身為英語系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最老的是法國巴黎大學)。實際創立時間不詳,12世紀,亨利二世禁止人民前往巴黎大學就讀(英法情節歷史悠久啊),召回許多師生,從此牛津的師生人數迅速攀升。 目前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便是牛津出版社,有趣的是,它依舊是第二古老大學出版社(晚於劍橋大學出版社)。著名校友或稱之為「牛津人」,亞當.史密,「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休.葛蘭,寫出歌劇魅影的安德魯.韋伯,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數學教授路易斯。此校培育出26為英國首相,更有超過100位牛津人進入下議院,140位牛津校友進入上議院(牛津劍橋統治著英國啊),也畢業了多位著名他國政治人,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緬甸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