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ek8 遇見布拉格的春天

時值布拉格春天,忍不住想到同名電影,但電影布拉格春天不在捷克境內拍攝(因為當時政治的關係),而是在法國與瑞士拍攝,背景年代是著名的捷克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中央車站。1871年新建成時叫做弗朗茨·約瑟夫車站,就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1949年第一共和國時期改作威爾遜車站,得名自美國前總統威爾遜。
這次在布拉格住在這個地鐵站附近,前往新城區景點搭地鐵很方便,但是要去老城區,搭輕軌是更實惠的選擇。
每天都會經過的Saint Ludmila教堂。St. Ludmila是捷克第一位天主教殉道者。

查理大橋建於1357-1402,由查理四世下令破土動工,長565米、寬10米的大橋最初並沒有明確名字,只稱作石橋或是布拉格大橋,直到1870年以查理四世為其命名。查理大橋沒有一釘一木,僅用波希米亞出產的砂石建造,混入雞蛋牛奶葡萄酒,一切都是為了讓大橋更加穩固。建造之外的小故事,建橋耗費巨大幾乎掏空了周遭的農舍,農夫們藉機買賣雞蛋賺取零星費用,但運送過程中怕雞蛋破裂,自作聰明將雞蛋煮熟,殊不知熟雞蛋不能用做建造之用,當然也就賣不了錢。
橋塔,捷克的石雕建築都呈現一個亮黑色(後來證實是工業革命的污染所致),曾有十來個殉道者吊在這裡示眾,就像中國午門斬首的概念吧0_0
查理大橋橫跨美麗的伏爾塔瓦河。早晨午時黃昏子夜各有一番風景。

St. Maddona & St. Dominik & St.Thomas。13世紀聖者聖托瑪斯·阿奎那,自然神學最早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馬斯哲學一派之始,天主教長期研究的哲學即以他為重要依據。
Holy Crucifix of Calvary隨著時間逐漸改建,這個雕像呈現出今日的面貌,最初只有耶穌與一個木十字架,1361年木十字架被破壞,輾轉至放了今日的十字架,木十字架的碎片可於國家博物館見到。鍍金的字為希伯來文「Holy, Holy, Holy, the Lord of the Hosts.」。1696年布拉格當局認為當地一個猶太領袖是不恰當的,因此藉機罰緩他必須上繳金色希伯來文字體與主,就是上列文字。這是一個典型的反猶太例子,猶太人象徵性地退縮上繳了這份Golden letter給上帝(明明就是當局強迫納稅的概念)。
Saints Norbert of Xanten, Wenceslas and Sigismund。中為查理四世國王,聖諾伯特原本是個過著閒雲野鶴生活的德國貴族,在西格堡體驗過一次生死關頭的生命轉折後,立誓廣傳福音。希吉斯蒙德是盧森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是查理四世在紐倫堡出生的兒子,厭惡教權的腐敗,致力於改革,著名的康士坦丁大公會議就是他主持,避免一次宗教分裂,但避免宗教分裂的結果代表那些宗教改革者終將被視為異教徒,宗教改革先驅胡斯就在這次會議中被定罪,這件事反而激起了農民最為憤懣的情緒,引發長達三十年的胡斯戰爭。
所以這人厭惡教會腐敗不假,但對於可能對他權力產生威脅者,不是也一樣以異端待之嘛?
在場最熱門的就是這尊John of Nepomunk,他是橋上最古老的雕像,底下的基座描述了聖約翰的生活場景。這位紅衣大主教因為政教鬥爭得罪了國王,被處以極刑拋入河中,300年後教會當權將其封為聖徒。但民間流傳的版本更為有趣點,國王懷疑王後出軌,大主教基於道德,為前來告解的皇后守密,因此被丟入河中,神奇的是他落水處環繞著七顆星星不散。箭頭標記著聖約翰被丟入河中時的位置,因為守口如瓶的殉道者讓人們賦予太多的魔力,因此據信雕像可以抗拒誹謗,抵抗洪水,撫摸雕像的傳說眾多。





1410年,皇家鐘錶匠Mikula與數學家Jan Ondrejuvl合力製造了這個天文鐘,完成後執政者隨即刺瞎了Mikula的雙眼並流放千里,未免他再製造出相似的天文鐘來,他要他的他的天文鐘獨一無二,這位鐘錶匠在臨終前得以觸摸他的遺作,在他死亡的一瞬間,天文鐘停止了轉動,此後一百年時常停止轉動,後來天加上哥德式裝飾與木偶,二戰期間幾乎被納粹戰火燒毀,1948年大修復完成,根據捷克古老傳說,天文鐘沒妥善維護的話代表這個城市將面臨災難。上層四個雕像人物分別代表自負、貪婪、死亡、快樂,每整點由代表死亡的骷髏敲打報時,有趣的是代表快樂的是一個戴頭巾的土耳其異教徒。最上方的小窗裡有耶穌十二門徒。
一分鐘之屋(The House of Minute)名字由來是因為,距離市政廳只有一分鐘...事實上根本不到十秒鐘吧(大笑),建築物上的繪畫是以刮畫的形式作成,很考驗技術呢。
老城廣場又被稱為胡斯廣場,胡斯是一位宗教改革者,雖然後來被腐敗的羅馬教廷燒死了,卻觸動了捷克的底層戰慄的情緒,引發了一場長達三十年的農民抗爭,便是胡斯戰爭。但在戰爭結束後,整個波希米亞地區都歸主天主教,胡斯教派一時蹤跡不尋,直到共產主義興起才又重拾胡斯思想。



這張主角是膚色房子右後方那座擁有兩個尖塔,外觀非常有攻擊性的建築泰恩教堂(Tynen),十四世紀起便是此區的主要教堂了,布拉格最古老的管風琴便保存於內,是十七世紀傑出的教堂管風琴。以教堂來說,泰恩教堂長得實在很有攻擊性...黑色尖銳的塔,冷硬的暗石,又有別稱「魔鬼教堂」,話說我們連續兩天都在找泰恩教堂的入口,裡頭小巷繞呀繞,然後...要離開布拉格了我們還是沒找到入口XD
前方這棟美麗的紅色屋頂建築,是Kinsky Palace(唉唷突然覺得捷克文跟俄文好像啊,畢竟都是斯拉夫民族)本是伯爵府邸,現在改為美術館,我拜訪布拉格時正在展慕夏的作品喔。這個伯爵府邸可是重要宣言的發表場所,共產時代的開始與結束,都是於此宣告。重點是,在這棟建築物後面有菠丹妮啊!
捷克品牌菠丹妮,相當於台灣三折價,好物不買嗎?手工皂好用不貴,最大的驚喜是精油,哎唷原來好的薰衣草精油真的會讓人上癮欸!而且精油種類繁多,玫瑰從大馬士革、保加利亞,到最頂級的奧圖玫瑰都有,看到奧圖玫瑰精油的價錢後,原來台灣玫瑰精油的賣價是合理的。接骨木花精油、沒藥精油等等。(沒藥就是當時東方三教室在耶穌降生時送的三樣珍貴禮物之一,其餘兩樣是黃金、乳香)
捷克出品色鉛筆,我也失心瘋買了,但是回台灣醒來後看著他,覺得當初為何我會買你呢?就是紀念品的意義吧。
圖片取自官網
克萊門特圖書館(Klementinum)歷史建築群是我在布拉格最喜歡的建築,巴洛克式圖書館被譽為世界之最美,華美典雅一定要親眼看看(因為不能拍照),1772年巴洛克式圖書館第一次對外開放,做為耶穌會大學的附屬圖書館,擁有兩萬多冊神學文學(大多是國外的)。1777年,德蕾莎女王下令將圖書館之名更為Public and University Libary。近來克萊門特圖書館已與Google合作將部分書籍電子化,不久就可以在Google Book Store見到,這些老古董也在跟著時代進步呢。
圖片取自官網
大廳前方的畫像是皇帝約瑟夫二世,由他下令將修道院的圖書歸集至克萊門特圖書館。
圖片取自官網
由Jan Hiebl繪製的天花板畫了寓教於樂的故事。這場景讓我想到最近很夯的美女與野獸場景。
這是其中的鏡堂(Mirror Chapel)建於1720年,鏡堂的特色是大理石牆壁及地板以彩色鍍金的灰泥裝飾,一路連接到天花板的壁畫。
登頂看布拉格老城,再一次覺得有爬上來真好。

聖尼古拉教堂,過了查理大橋不久便會看見,是布拉格僅次於聖維特大教堂的宗教活動區,巴洛克式建築,裡頭有一台歷史悠久的管風琴,1787年莫札特曾經使用此琴演出。
巴洛克式給我一種圓潤華美感,哥德式注重挑高的架構,飛拱、拱肋交錯,有一種肋骨外露的感覺,打個比方巴洛克像顏真卿的圓潤富貴,哥德式就是瘦經體嚴肅刻薄。尋秦記(難得有一部我看了的穿越劇),項少龍前女友的婚禮場景就是這裡。

藍儂牆Lennonova zeď。原本只是屬於聖約翰騎士團的一面普通牆,1980年代人們開始開始在這面牆上塗寫約翰·藍儂(John Lennon)風格的塗鴉以及披頭四樂隊(Beatles)歌詞的片段。1988年,藍儂牆成為捷克群眾發泄對於胡薩克共產主義政體憤怒的源頭。大批捷克青年在牆上書寫不滿的標語,最終在查理大橋附近導致了一場學生、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共有幾百人被捲入。參與這次行動的學生被諷刺地稱為藍儂主義者,捷克當局把這些受過教育的和平人士分別誣衊成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會分子和西方資本主義間諜。
最初的藍儂肖像早就被一些新的塗鴉所覆蓋,儘管當局曾經專門找人來進行重繪,但每次就在重繪的第二天,牆面上又會被鮮花圖案和詩歌所填滿。在當代,藍儂牆已經成為表達青年理想——比如愛與和平——的一個象徵性符號。牆面的擁有者慷慨的同意這種形式的塗鴉繼續下去,促成了如今可愛的藍儂牆的新生。


黃金巷Gold Lane。16世紀魯道夫二世的守衛駐在這條巷子,原本是城堡的外圍,下令增建過房子,所以呈現今日特窄的巷道。被稱作黃金巷是17世紀時這條巷子聚集了許多鍊金術士。一個個2*6米平方大的cell,現今大多都是紀念品商店或博物館。 
Kafka was here.卡夫卡曾經在這22號公寓住了兩年,這裡是他姊姊的家,源於這裡安靜的寫作環境。卡夫卡的作品中學時期看,負能量大、對心靈負擔更大,但現今再看,終於也看懂了他書裡頭描述人生中掙扎、想逃脫的那種無奈徬徨。我猜想卡夫卡是不是不愛布拉格,想逃脫卻沒有那行動力,他說布拉格是一座沒有記憶的城市,甚至忘了自己的名字。又說,如果我現在就離開布拉格,並不會有任何損失。在這裡他的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壓力瀕臨壓垮他的地步,作品總有一種厭世感,最有名的就是變形記,整部作品不離逃避這個主題,主角變成甲蟲,永遠在他甲殼裡,家人自個兒幸福去,彷彿遺忘了他,但卻也在沒有壓力加諸於主角身上了,no suffering anymore though be forgetten。一直到卡夫卡臨終前,他終於遇到了一個情投意合的女人,雖然沒多少日子了,這段短短的幸福已讓他滿足,一生作品都充斥苦悶的卡夫卡,他的最終短篇作品「一個小女人」終於有了幸福愉悅的情緒。
但捷克人並不是一直都知道卡夫卡文學於二十世紀的重要性,首先卡夫卡是德裔猶太人,作品以德文書寫,二戰後反德情緒明顯,他的作品自然不願被提及,而後蘇維埃政權介入,極權統治下,執政者不會希望卡夫卡書中描述的那些專制流傳於市,於是被禁止。
在某些房子的地下室,保留著當時金匠工作環境的模樣。
老實說看見這麼可愛的小套房,我也好想住啊。

提線木偶表顯雖然是捷克的傳統娛樂,但其實是起緣於法國,從西歐傳進。Marionette這個單字源於法文變形的意思。這個櫥窗的木偶算可愛了,在劇院門口的木偶,對我這種怕人型娃娃的人,倒是有點嚇退的作用。
是不是真的頗可怕?
UNIMA國際木偶協會,現於布拉格。劇院上演的大多都是莫札特的歌劇,魔笛、唐喬凡尼等,布拉格是莫札特最喜歡的城市,有生之年多次旅行於布拉格,唐喬凡尼也選在布拉格首演,而布拉格市民,也以將莫札特視為布拉格音樂家視之。
布拉格的小房子精緻又可愛,號稱紀念品銅牆鐵壁的我(自稱),自此破功開始看到小房子就想買。
布拉格城堡一直以來都是行政權力中心,今日更是作為總統府使用,很有氣勢的馬提亞斯大門Matthias Gate,為哈布斯王朝瑪莉亞特蕾莎女王修建,雖然以奧匈帝國祖先帝王命名,但這道門在魯道夫二世時便已存在,門墩兩端打鬥中的巨人為18世紀藝術家普雷所鑄造,更外邊的兩尊分別為象徵波希米亞的雙尾獅,以及摩拉維亞的老鷹。
主教宮殿
史瓦岑貝格宮Schwarzenberský palác如今為武器博物館,建築上看似浮雕的設計,實際上是平面視覺效果。走過王宮群,到達聖維塔主教座堂。
這個高聳誇張到不行的教堂是聖維特主教座堂(St. Vita),正門前方能拍照的廣場太小,我退到最邊邊了廣角鏡也裝不下啊(這在旅遊中是很少發生的! 雖然廣角鏡邊邊會變形,但是很少遇到拍不下的風景哪)
哥德式建築就是要蓋得高又更高,將羅馬的圓拱向上提升為「尖拱」,為了能支撐著建築物本身,尖拱十字交叉成「交叉拱肋」,還要繼續增高,就要借助教堂外加蓋「飛扶臂」幫助支撐。
背面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飛拱構造,聖維特教堂是典型哥德式建築的好範例,這些飛扶臂(flying buttress)是彼得巴勒大師的作品。最初教堂並不是哥德式,925年波希米亞公爵瓦茲拉夫一世在今址建造了羅馬式圓頂教堂,以聖維特作守護聖人,因為他從亨利一世處得到聖物聖維特的手臂。之後城裡改信基督教的人漸多,1060年為容納更多信眾改建為巴西利卡式教堂。哥德式外觀是在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有教堂基礎上,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這座教堂的經典設計更是影響了後來許多教堂外觀,如維也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庫克霍納的聖芭芭拉大教堂。
上方的玫瑰之窗看似古典,其實是二十世紀的作品,使用了兩萬六千塊玻璃製成。

在維也納篇講過,許多白色教堂因為空污而變黑。當時的人還沒弄懂是怎麼一回事,十七世紀後,白色的石頭迅速發黑,以前從來不會有這種現象,這個問題困擾了歐洲國家兩百多年,最後英國政府交給皇家研究院去研究,結果原因很單純是因為煤灰,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後大量燒煤,產生酸雨又令石頭產生凹槽,最後法拉第(是的就是讓電磁學又加倍難念的法拉第......)提出可以小蘇打水噴灑在建築物上,酸鹼中合。
南面的金色大門,上面是大名鼎鼎的金色之窗,是十九世紀進出的大門,有14世紀威尼斯工匠雕刻「最後的審判」,現在金色大門只在重要日子才開啟。擴建部分為巴洛克式,光是教堂外面精緻的雕刻就可以欣賞許久,細節無處不在。
聖喬治教堂,是目前捷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羅馬建築,是布拉格第二古老的教堂。頂端的石雕是聖喬治屠龍的畫面,浮雕兩邊分別是St. Nepomuckého與St. Ludmila。聖喬治教堂有北塔與南塔,比較瘦的北塔稱為夏娃,較寬的南塔稱為亞當。
裡頭兩個著名的小禮拜堂分別是聖內波穆斯基(St. Nepomuckého)小禮拜堂與St. Ludmila Chapel,St. Ludmila是捷克第一位天主教殉道者。
勝利之後聖母堂(Church of Our Lady Victory)。在比較僻靜的加爾默羅街,由加爾默羅教會管理的聖母堂,沒有聖維特或泰林大教堂那樣宏偉,但仍吸引上千遊客前往參拜裡頭供奉的耶穌聖嬰像。理解過後,這教堂對我而言感覺是一個小巧靜謐卻意義重大的教堂。
遠方走到底的祭壇有一尊47公分的聖嬰雕像(其實我有點疑惑,這算不算崇拜偶像,西方的宗教很少崇拜偶像吧)關於耶穌嬰兒,起源於16世紀下半葉的西班牙,據說有一修道士眼前突然浮現了耶穌嬰兒像(非實體是vision),便依據視像而雕刻而成;另一由來,這耶穌嬰兒像屬於德蕾莎修女,這位修女是耶穌童年的狂熱愛好者,據說她將雕像交予朋友結婚的女兒。
可以確定的是,耶穌嬰兒雕像由西班牙公爵夫人瑪麗.德拉卡拉帶到布拉格,1556年與弗蘭西斯拉夫結為連理,後來將嬰兒像做為結婚禮物贈與女兒Polyvena,之後Polyvena將嬰兒像送給聖母勝利教會的聖母瑪麗亞修道院,加爾默羅教眾將其置於小教堂供年輕僧侶學習小耶穌的美德。1631年教會受到撒克遜人(英國人出現了!)掠奪,耶穌嬰兒像像垃圾一樣被遺棄了。1637年從盧森堡來的神父找到的耶穌嬰兒像並修復祂,此後嬰兒開始祝福修道院(打這句覺得有點可怕抖抖的),輾轉歷經聖十字教堂、布拉格教堂,1993年隨著加爾默羅教會到了今日的勝利之後聖母教堂,2009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訪問耶穌嬰兒。
羅瑞塔街上的羅瑞塔天主教教堂Loreta,這個教堂比較像個Abbey,裡頭有聖誕教堂、Holy Hut、鐘樓,還有自己的小院子,正面可以看到諸位聖者,在兩側閣樓上方為耶穌母親瑪莉亞與大天使加百列(右側那個有明顯大翅膀的XD),鐘樓下方分別是耶穌父親聖約瑟夫與施洗者聖約翰。門兩側是聖安東尼與聖方濟各。雖然需要門票,但要在布拉格眾多教堂選出一個,我投給羅瑞塔一票,就為了裡頭那口曠世鉅作,可以演奏2.5個八度音階的27個編鐘群呀,由荷蘭製鐘大師Claude Fremy所造。
布拉格古城區保存之完好,原因連捷克人都有點自嘲。因為每當遭受攻擊,捷克人第一時間就投降了,免於許多轟炸的命運,像匈牙利那樣流血革命,在捷克幾乎沒有發生過。
眾所週知,荷蘭人喜歡蓋奇妙的建築,這棟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大樓,暱稱「Daincing House」,但建築師不是荷蘭人而是加拿大人,外型靈感來源自女人依偎於男人肩膀。更多其他別稱如「弗萊德與琴吉的房子」取自一對美國舞者,不過也許忌於「媚俗好萊塢」之嫌,這個名稱很少被使用,也有稱作「酒醉的房子」。
途中被一個花園裡的鬱金香吸引,紅白開得好可愛,走幾步看到大門敞開的花園就飄進去了。
這是Valdštejnský palác華倫斯坦宮。馮・華倫斯坦公爵是三十年戰爭中神聖羅馬帝國的統帥,他建了這座華倫斯坦宮,後來被皇帝斐南迪二是暗殺於海布,其遺孀將宮殿賣予其侄子,仍舊為華倫斯坦家族所有,二戰後為政府辦公之地...這我是看到了一個功高震主,然後被主子做掉的故事嗎?今天只是路過參觀宮殿裡的小花園。
當天花園裡最受歡迎的就是他啦!
滿開的梔子花,哎唷是我很喜歡的花之一。


在出口之際,美麗的華倫斯坦宮突然出現了這面牆...仔細一看可以看到許多人臉或動物頭,配上周遭時不時來一聲孔雀淒厲的叫聲,剛剛賞花園輕鬆的浪漫心情都沒啦。
華倫斯坦宮對面低調的地鐵。很美一個可惜跟我們旅館不順路,不然我很想搭呀。
最後一天根據在早餐店英國女士的建議,來攀爬佩特任山。除了可以俯瞰布拉格,季節到時會有花開滿山的美景。
飢餓牆Hladová zed。為了尋找飢餓牆,我在山上繞了千百遍呀千百遍,殊不知原來我一直繞著它走著,飢餓牆的牆面呈現鋸齒狀,像一排牙齒般,14世紀由查理四世下令修建的防禦牆,防禦西邊南邊的來襲。沒有任何城垛,這城牆最初被叫做Zubatá(與牙齒相關的)或Chlebová(像麵包一樣),並不叫飢餓牆,有一說法指出修建成牆本身目的在於能讓城市中的窮人糊口,因此稱為飢餓牆。如今飢餓牆在捷克語中暗喻「無用的工程」。
通往飢餓牆的階梯上羅列著名為「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的人行雕像,位於Újezd ucta,搭電車經過就會看到。雕像從階梯拾階而下,越往下走雕像越形完整,意喻捷克人民走過被迫害的悲情歷史後,仍屹立不搖向前邁進。中間的青銅長條寫著顯示受共產制度衝擊的估計人數:205,486人被捕、170,938人被迫流亡、4,500人死於監獄、327人在逃跑時被槍殺、248人被處死。銅牌上寫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獻給所有的受害者,不僅獻給那些被捕或被處死者,而且也獻給那些生活被極權專制所毀者」。不過這些雕像有些受爭議的點,例如雕像中沒有女性。
其實名稱取為「共產主義受難者」是將共產主義污名化了,「共產主義」實質上是個社會經濟學的思想名詞,與政治上的獨裁是扯不上關係的,讓他們產生聯想的,是人自己的表現,在馬克思共產思想中,從來沒有獨自仲裁一說。所以在華沙公約各國仍被蘇聯控制時,蘇聯以高壓軍事力量在控制這些國家,這是蘇聯政治手法的表述,並不能當作是共產主義的體現(但現在大多一提到共產主義便先反射性想到蘇聯的獨裁政治體結構),換個假設,蘇聯今日是資本主義,他依舊會以如此強硬的手腕操縱各國,這樣還會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嗎?
瞭望塔是在捷克旅遊俱樂部成員,旅行於巴黎時受到艾菲爾鐵塔的啟發,回到捷克後仿建,但其實跟艾菲爾鐵塔大相逕庭,首先,基座建為八角形...這就跟艾菲爾鐵塔佔不到一邊去啦,東京鐵塔還跟艾菲爾鐵塔比較有共通點呢,但這座塔曾經作為電視塔,現在作為瞭望塔,是愛登高者的好去處,今天天氣陰陰的,我們登高遠眺的興致不大。
佩特任瞭望塔旁的St. Lawrence Church,原來只是個羅馬式教堂,後來修建為巴洛克風格。

我們在一個傍晚的時分來爬佩特任山,修道院不開,咖啡店打烊的時間點,另一頭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擁有最美圖書館的那個,就沒時間爬到山的另一頭去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芬蘭鮭魚吃爽爽的日子

  在芬蘭的第一餐外食,是在羅凡涅米的Martina,觀光區的主街很短,大概十分鐘就逛完了,很多是餐廳,可以去全世界最北之麥當勞拜訪一下,但是外觀沒什麼特別,可以索取免費明信片。

寧芬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在歐洲看過無數華美的城堡,寧芬堡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座巴伐利亞宮殿是少數允許拍照的,加上導覽機的詳盡解說,讓我可憐的記憶還殘留著些許印象。 寧芬堡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宮,巴伐利亞邦在德國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城邦,慕尼黑為邦城內最大的城市,有些對德國瞭解不那麼深的人將慕尼黑的啤酒節、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的吊帶褲、連衣裙與德國文化直接連結,或許很多德國人並不贊同,畢竟德國很大,巴伐利亞區一直以來的歷史發展,與普魯士不完全緊密連結,反而與奧匈帝國更相近。

牛津大學城

十世紀左右,農民每天趕著牛隻經過這個淺灘,趕往城內的牛墟交易,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淺灘,後來此地得名牛津,意指牛隻經過的淺灘。牛津大學身為英語系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最老的是法國巴黎大學)。實際創立時間不詳,12世紀,亨利二世禁止人民前往巴黎大學就讀(英法情節歷史悠久啊),召回許多師生,從此牛津的師生人數迅速攀升。 目前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便是牛津出版社,有趣的是,它依舊是第二古老大學出版社(晚於劍橋大學出版社)。著名校友或稱之為「牛津人」,亞當.史密,「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休.葛蘭,寫出歌劇魅影的安德魯.韋伯,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數學教授路易斯。此校培育出26為英國首相,更有超過100位牛津人進入下議院,140位牛津校友進入上議院(牛津劍橋統治著英國啊),也畢業了多位著名他國政治人,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緬甸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