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維也納音樂之都

從布達佩斯出發,搭乘FLixBus來到藝術之都維也納,FlixBus真是我們交通好朋友,便宜穿梭每個城市,從我認識的藝術新名詞-青年風格開始好了,維也納的簡史就留到熊布宮與霍夫堡那兒再詳談。19世紀末冒出的一種藝術風格,迥異於傳統,「青年風格」是德國,法國稱為「新風格」,英國稱為「現代風格」,義大利稱為「自由風格」,維也納藝術家稱之為「分離派」,以有別於傳統。現在德語區常用說法便士青年風格(奧地利為德語區)。
這是在1895-1910年間流行於歐洲的藝術,起先出現於德國慕尼黑的「青年雜誌」上,為了反對普魯士建國時期的學院派風格,最先提倡者是葉克曼,憑藉著對花草樹木,自然線條的主觀印象應用於平面圖型。
寫到維也納我停滯了大半年,幾乎沒有心情寫下去。當時的心情是正迷上布達佩斯時,卻不得不出發前往維也納了,到了維也納天天陰天,更懷念布達佩斯鮮花藍天的美。被戰爭洗禮過的維也納,沒有想像那樣古色古香,倒是路上拉音樂會門票如拉保險的人們令我印象深刻。
分離派展覽館由建築師Joseph Maria Olbrich建於1897年,正門處以德語書寫:「Der Zeit ihre Kunst. Der Kunst ihre Freiheit」,「每個時代有它自己的藝術,藝術有它的自由」。其下方的戈爾貢雕塑代表繪畫、雕塑與建築。最有名的展品是克林姆・戈斯塔夫為第十四屆維也納分離派展覽完成的「貝多芬的橫飾帶」,那次展覽主題是對作曲家的褒揚,但這幅畫作我看不出褒揚意味...悟性不高XD後來查了資料發現這幅畫作的寓意跟我感受到的差不多,但依舊無法聯想褒揚作曲家這主題。
走過NaschMarket市場,從ania say yo, koni chiwa, 你好, 撒哇低咖各國版本問好招呼而來,令人壓力很大啊,最有趣的是這種希臘沙拉,各種口味的抹醬像冰淇淋一樣。納許市場在16世紀最早是一個銷售牛奶的市場,以德語牛奶(Nasch)命名之,(所以奶油與巧克力混合就是Ganache)。
NaschMarket位於Kettenbrückengasse地鐵站出口,1977年便存在的老市場,離我們住宿地點Kolping Hotel也很近,這是週末才會出來的跳蚤古董市集,要說歐洲與美國的一大差別就是跳蚤市場了,歷史越久的國家跳蚤市場越豐富啊~光是舊書報,舊明信片,舊CD,都很迷人,翻找著各種帶有已經絕跡郵戳的明信片,有一兩張日期是二戰期間呢,在納許市場第一次體驗到所謂淘寶~
古董市集是挖寶的好去處,鑄鐵磨豆機,這桌子磨豆機真的太迷人,第一次發覺自己心裡有個喜愛古董的靈魂。
奧地利國會大廈,被譽為歐洲最美國會。興建於1874-83。建築師特奧菲爾·馮·漢森男爵設計為希臘復興式建築,前方噴泉因為位於國會前被稱為國會泉,或稱眾神之泉,中央是雅典娜像,左右兩尊雕像分別代表行政權與立法權,手持Tablet of Law(或稱Tablet of Stone,據聖經記載,上帝將十誡刻於石板與摩西,此石板被稱為Tablet of Stone)與Sword of Justice正義之劍。
噴泉東西南北四面的精美雕像代表著流經奧地利四大河流: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摩爾多瓦河。

維也納市政廳。這棟長得像城堡的新哥德式建築就是維也納市政廳,今天公園有活動,我們前往市政廳可說是寸步難行(至今未弄清楚有什麼活動)像是五月天開演唱會一樣,大家拿著熱狗喝著紅酒到處席地而坐。回到市政廳,中央最高塔有97.9米被視為維也納的吉祥物,在1872-73建造時,規定非教堂建築物不得高過100米,建築師馮.史密特在98米高的塔上又加了一尊市政廳鐵人(The Rathausman)3.4米,所以塔高總共101.3公尺,用1.3公尺表達了對舊勢力的挑戰,但教會也無法怎樣。
城堡劇院Burgtheater(新址)。世界上主要的德語戲院之一,城堡劇院成立於1741年哈布斯王朝瑪莉雅・特蕾莎女王時期,最初毗鄰王宮,三部莫札特歌劇在此首演:後宮誘逃(1782)、費加洛婚禮(1786)、女人皆如是(1790)。1800年首演第一號交響曲《貝多芬》。1888年納粹時期,遷到今址,為了迎合納粹主義,上演了威尼斯商人。
維也納國家劇院,與維也納愛樂關係淵源,維也納愛樂皆從國家劇院的管弦樂團招募,1869年開幕首演Don Ginavio,二戰幾乎全毀,1955年重新開幕出演貝多芬的Fedelio。

來到維也納心臟地帶,聖斯德望大教堂St Stephansdom Cathedral位於此,修建中...一種美感被打斷的扼腕心理。是擁有世界上第二高塔(南塔)的哥德式教堂(最高的在科隆大教堂)。137公尺高的南塔修建於1359-1433,足足65年,幾乎耗盡國庫財力,所以原本打算與南塔相呼應的北塔修建不成,僅有68米,高低懸殊,1758年頂部添加了一頂文藝復興的帽子,被維也納是民暱稱為「水塔帽」。教堂美麗的屋頂採用了二十餘萬個釉彩磁磚,在歐洲走過這麼多教堂,這座教堂的屋頂至今讓我還有印象(看到後來根本如走馬看花一般,已無法分辨出教堂)。另一面正在整修的磁磚屋頂有代表哈布斯王朝的雙貓頭鷹圖像。
教堂一直都是白色的沒變過,黑色部分是因為空污,計畫性的修繕已恢復部分白色建築。
教堂西側正門的羅馬式塔樓與巨人之門。想登高南塔遠眺,要爬上343個階梯,今日是陰天,想爬上去的慾望低減不少,不然登高拍城市俯瞰景是我的必備行程說。
教堂內部最著名的就是裡頭那個金碧輝煌的祭壇了,英國的教堂大量展示了華麗精緻的石雕,北歐的教堂極簡約清爽,受東正教影響的教堂圓頂多彩,奧地利教堂的審美蘊含了大量「控金欸」的美。教堂內部其實有點陰暗,這張ISO與曝光補償拉得極高雜訊都快拍出來了才有如此明亮教堂的假象圖可看。
離開充滿遊客的聖史蒂芬教堂前廣場,附近一條靜謐的小巷,有一個小巧的巴洛克式圓頂教堂,終於有種教堂寧靜的感覺了。中間綠色圓頂仿造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維也納第一座圓頂教堂喔。始建於9世紀查理大帝時期,為維也納第二古老的教堂。
外表樸實,內裡依舊是奧地利風格空金欸。
17世紀的黑死病奪走了維也納1/3人口,皇帝Leopold發願可以度過此劫難便修建紀念柱。
據考證,世界上最先出現咖啡館城市為英國牛津、義大利威尼斯、奧地利維也納。這裡就是「愛在黎明破曉時」拍攝場景:中央咖啡館。這棟建築物前身是金融大樓與市場,今日以費爾斯特宮為名,來自於其建築師。這張黃昏角落的中央咖啡館多有情調啊,聽到中央咖啡館這名字總會想到是不是有很多著名辯論發生於此?(揪竟為啥有這種聯想啊XD)但確實19世紀許多知識份子聚集於此。當時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舒伯特等都是咖啡館常客;歷史有名的政治家列寧、洛托斯基也都曾在中央咖啡館留下足跡(從俄國跑到奧地利不會太遠嗎?)
在當時,咖啡館可是重要的社交場所,咖啡是少數無階級皆可享受之飲品,不管你是平民、甚至莫札特、德蕾莎女王,都可以到咖啡館共享空間。(聽說維也納人到咖啡館喝一杯咖啡,也是遵守dresscode的),但...看到中央咖啡館門口的doorman,沒有穿著正確真有點卻步呢(飯店都還沒有doorman了,咖啡館卻有)。
一進門便見到詩人Peter Altenburg塑像,「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這句名言便是出於阿爾格之口。
維也納在二戰整個城市損壞得很嚴重,恢復了大半,整個城市的古典建築呈現著非常新的外貌。
城市藝術


Hundertwasserhaus漢德瓦薩之家,更常見的譯名為百水公寓,1977年維也納市長請藝術家佛登斯列.漢德瓦薩


百水公寓有一般居民居住著,到這裡請別太擾攘哈,會被抗議的。

霍夫堡Hofburg Wien在德文意為宮廷城堡,最早起於13世紀。這一區雖然都統稱霍夫堡,但實際就是一個獨立小型的皇宮城,只差沒有圍個超大圍牆而已。霍夫堡做為皇帝的冬宮(夏宮是美泉宮)。簡史看來,就是從一個宮殿擴建再擴建,然後有了今日城中城的面貌。奧地利有個傳統,皇帝不能住前任住過的房間,因此每位皇帝都會擴建皇宮,城堡集結了各時代各種建築風格,統共有24萬平方米、18棟樓房、54個出口、19座庭院、2900多個房間。
霍夫堡最輝煌的歷史伴隨著三位有名的統治者,瑪麗亞·德蕾莎女王統治下的盛世,約瑟夫二世承襲母志,大刀闊斧改革的輝煌偉業,而後維也納在弗蘭茨一世統治下盛極轉衰的歷史,當然也有他與拿破崙妥協送女兒去和親的史事。
德蕾莎女皇十一位女兒,有十個遠嫁歐洲各國成為皇后,女皇因此有「歐洲國母」之稱。法國史上有名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便是德蕾莎女皇第十五女。引發世界第一次大戰的斐南迪王儲,是弗蘭茨一世姪子,自此哈布斯王朝走向衰敗。
Burgtor霍夫堡皇宮大門,這個大門由弗蘭茨一世所建,落成日特地選於第一次從拿破崙手上收復失地之日,以昭告敗北雪恥。門前為英雄廣場,兩座雕像為歐根親王(大勝土耳其)與卡爾大公(大勝拿破崙),希特勒曾經在此廣場宣布德奧合併。
米歇爾樓。米歇爾門內外各有兩尊海力克斯雕像,象徵海洋的力量。
米歇爾門內的巴洛克式建築。位於米歇爾廣場上的米歇爾教堂,建於13世紀,是重要的宗教音樂表演場所,莫札特最後之作「安魂曲」於米歇爾教堂首演。
弗蘭茨廣場上,弗蘭茨二世雕像。這位弗蘭茨二世(of 神聖羅馬帝國),為了破拿破崙的皇帝統一夢,主動解散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地利弗蘭茨一世皇帝。
瑞士門。霍夫堡中最古老的城門,中世紀皇宮最愛讓慓悍又忠實的瑞士人守門,此們因此得名,此門建於1547-52費南迪一世。

今天參觀宮殿的主角,與三位皇帝都只有那麼一點關係,主角是弗蘭茨一世的妻子,伊莉莎白皇后,Sisi公主,當時全歐洲最美麗的女人(當時流行凌厲美)。23歲的弗蘭茨一世對15歲的Sisi一見鍾情(當初那場射獵相親本是為了撮合弗蘭茨與Sisi的姊姊,受到嚴格公主教育的海倫公主,Sisi的母親沒有想過小女兒會當上皇后,因此採放任教育,也是此後Sisi不習慣皇家的原因)。17歲的Sisi嫁入哈布斯王朝為后,年輕嚮往自由的心與宮廷嚴謹的生活不僅牴觸,加上與蘇菲公主間因為孩子教養造成的婆媳問題,鬱悶累積,在長女死於急病後,陷入深深的憂鬱,與丈夫也有了無法抹滅的裂痕(這是青春期來不及好好長成,馬上又面對了婆婆,產後憂鬱無法恢復了吧)。
1860s,伊麗莎白促成奧匈合併(身為一位皇后,這是她畢生唯一一次投身政治,因為Sisi對匈牙利有莫名親切情感),加冕為匈牙利皇后,與丈夫短暫復合,生下么女瑪麗,由Sisi親自教養的瑪麗與她最為親近,與丈夫關係一度好轉。這位皇后雖然身為王室成員貢獻平平,但卻是當代的偶像標幟,報紙時常報導關於她的飲食、時尚感、運動處方等,為了保有她20寸蜂腰,實施嚴苛的飲食計畫。她那及地長髮,每天得花上兩三個小時梳理。
不久後,唯一的兒子魯道夫與其女友雙雙發現身亡於行宮,證實為自殺而非他殺(其實婆婆蘇菲公主的問題很大呀,把媳婦三個孩子教養權接了過去,兩個孫女染上時疫一個死亡,孫子以軍事化鐵血教育出承受不了大業的心智,放現代看真的有點驚世婆婆的味道啊)。兒子死後,伊麗莎白開始打扮起她留給世人最濃厚的印象,全黑洋裝、皮製陽傘、黑面紗,而後開始長久旅行於諸國,逃避在奧地利皇宮所有痛苦的一切。
(一個長年旅行,花大把時間運動,瘦身,保養的女人,似乎是每個女人嚮往的生活模式啊,但是,人生就是這個但是,Sisi心裡頭過不去的坎兒可太多了),在日內瓦時,Sisi無預警被激進的無政府主義份子刺殺了,被刺當下,Sisi只覺得大力撞來,然而並未意識到自己被刺流血(因為她穿著非常緊身的束身),仍舊快步走著欲前往碼頭趕上船班,直到她不支倒地、一直到她死前,依然未意識到。
「發生什麼事?」成為她的遺言。
Sisi死後,奧地利舉國哀慟。在Sisi生前,奧地利對於這位從未盡到皇家職責的皇后頗有微詞,在她死後卻在報紙大書其緬懷緬好,多少有點消費心態了。而在匈牙利,這位皇后卻是真正被奉為國家聖人,慎重緬懷其一生。
Sisi公主的故事我都快要可以單打一篇啦,本來只是想簡短的帶過趕快抒發感想的。在當下聽著Sisi公主的故事時,第一念頭就是這個有公主病的女人,又要富貴又要自由、還有那麼愛她的老公,何苦這樣折騰自己那麼不快樂?但是草率評論人生是不恰當的。PTT上幾多例子都說明了老公再愛你,只要婆婆不爽一樣可以折騰得你每天都不痛快,況且喪女、喪子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來不及長大,便深深陷入了這些憂鬱中,老公再愛他有什麼用呢?弗蘭茨皇帝忙得沒時間表達愛意,能做的就是縱容妻子悲傷而無法安慰,將她的照片擺放在每天見得到的桌案上而無暇見上一面,茜茜公主的症狀在現代稱為憂鬱症,是家人得花大把時間陪伴,療程漫長的(加上當時不會有人知道這是生病了唄)。
看完茜茜公主的故事,是不是也會想起了黛妃?
熊布朗宮。圖片取自官網。Schloss Schönbrunn意譯美泉宮,直翻熊布朗宮。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匈帝國哈布斯王朝皇宮。 17世紀這裡名稱為Kotterburg,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打獵至此處休憩,飲用泉水發現泉水甘甜,遂名之「美泉」。1743年,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下令修建美泉宮與巴洛克式花園。
在霍夫堡以茜茜公主的立場了解她悲觀的一生,在熊布朗宮(弗蘭茨一世出生地與終眠之地)換以弗蘭茨一世的立場來看這個故事,奧地利人仍是尊敬這位皇帝的,描述的弗蘭茨是一位孜孜不倦於國事,又深愛妻子卻無力回天的好男人。弗蘭茨一世在為68年期間,奧匈帝國的極盛時期,被尊稱為國父。參觀過程中再一次覺得Sisi擁有千萬般美好可惜都不是他想要的,皇后寢宮之華麗請務必前往觀賞一番。
1814-15年的維也納會議於美泉宮召開,為了處理拿破崙戰敗後的一系列問題,以確保歐洲永久的和平,但是這個會議實質上卻是奧、俄、英、普魯士與法國波旁王朝的權益瓜分。

迷宮,一走進去有點不好走出來,大家都折騰很久。
凱旋門
在歐洲各國我都賞到了鬱金香,偏偏在荷蘭錯過了XD

Obelisk-Brunnen方尖碑泉,美泉宮名稱由來的美泉在旁邊很不起眼的角落,這個方尖碑泉與對面一座羅馬廢墟相對望,維持著廢墟模樣特意不裝修,象徵羅馬帝國覆亡,安東尼與克莉奧佩托拉克戰敗自殺,屋大維統治天下那段歷史。
結果遊記寫到最後,根本沒有寫到跟音樂相關的啊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芬蘭鮭魚吃爽爽的日子

  在芬蘭的第一餐外食,是在羅凡涅米的Martina,觀光區的主街很短,大概十分鐘就逛完了,很多是餐廳,可以去全世界最北之麥當勞拜訪一下,但是外觀沒什麼特別,可以索取免費明信片。

寧芬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在歐洲看過無數華美的城堡,寧芬堡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座巴伐利亞宮殿是少數允許拍照的,加上導覽機的詳盡解說,讓我可憐的記憶還殘留著些許印象。 寧芬堡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宮,巴伐利亞邦在德國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城邦,慕尼黑為邦城內最大的城市,有些對德國瞭解不那麼深的人將慕尼黑的啤酒節、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的吊帶褲、連衣裙與德國文化直接連結,或許很多德國人並不贊同,畢竟德國很大,巴伐利亞區一直以來的歷史發展,與普魯士不完全緊密連結,反而與奧匈帝國更相近。

牛津大學城

十世紀左右,農民每天趕著牛隻經過這個淺灘,趕往城內的牛墟交易,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淺灘,後來此地得名牛津,意指牛隻經過的淺灘。牛津大學身為英語系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最老的是法國巴黎大學)。實際創立時間不詳,12世紀,亨利二世禁止人民前往巴黎大學就讀(英法情節歷史悠久啊),召回許多師生,從此牛津的師生人數迅速攀升。 目前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便是牛津出版社,有趣的是,它依舊是第二古老大學出版社(晚於劍橋大學出版社)。著名校友或稱之為「牛津人」,亞當.史密,「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休.葛蘭,寫出歌劇魅影的安德魯.韋伯,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數學教授路易斯。此校培育出26為英國首相,更有超過100位牛津人進入下議院,140位牛津校友進入上議院(牛津劍橋統治著英國啊),也畢業了多位著名他國政治人,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緬甸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