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Greenwich 到格林威治跨越東西半球

地理課本中總會出現一句,世界標準時間以格林威治天文台為準。格林威治會成為時間參考點不僅因為天文台,還有格林威治的海軍歷史,19世紀是航海世代,帶著一般的擺鐘到船上,航行至海中間,因為船的搖晃會改變鐘擺所感到的重力場,無法在海上準確地知道時間。以及1853年美國一場火車相撞事故,在今天看來有點荒謬,原因是因為兩輛火車上,工程師的手錶時間差了2分35秒。當時世界為了有個統一的參考時間,可是歷經了一番努力呢,直至20世紀初,才有了標準時間。
從Tower Pier搭渡輪遊泰唔士河,到達格林威治。一齣碼頭不遠處就是凱迪薩克號Cutty Sark,又稱短襯衫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帆船,是一艘三桅帆船,Cutty Sark之名從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Tom O'shanter一詩而來,其中Cutty Sark意指漂亮女巫的白色短襯衣。此船19世紀於蘇格蘭建造,擔任中國英國往返的重要商船,運輸茶葉。
從山下的公園慢步上去,圖中會經過格林位置皇宮,亨利八世,他兩個女兒瑪麗王后與伊麗莎白一世都是在格林威治皇宮出生。

大大草皮有踢足球的小鮮肉,其實太陽雖大但格林威治還是滿冷的,畢竟在水邊。遠眺皇家海軍學院。
天文台之外是James Wolfe雕像,在英法戰爭中 魁北克之役立下戰功,曾在格林威治住過一段時間。
中間主建築,如其形狀舊名為八角樓,紅色球體是世界上最早的報時器。
進入天文台參觀
我就在旁邊聽著
Mom: Okay...Do you know what's this?
Kid: Canon!Canon!
Mom: No, it's not.
為何這位媽媽還可以這麼鎮定,我都快笑出來了。
這是William Herschel's Rele scope,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William Herschel就是發現天王星的天文學家,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殘骸,因為他曾經被拆掉,又被大樹壓倒過。
這輩子很少有機會前往東半球,趁現在在東半球多踩幾腳。
當時全英國唯一的廣播報時鐘(我們中原廣播標準時間採用的六響音,便是採用這台廣播第一次測試成功的響音),世界對於時間統一產生急迫性需求,是因應火車的問世,當時的倫敦醫生日記中,甚至出現了晚上睡覺想著明天該什麼時候起床才能趕上火車而失眠焦慮,還有人為了追火車太過緊張猝死。趕上電報問世,時間可以透過電報傳遞進行即時校正。
時間即時校正好像對法國人產生莫大威脅,當時法國人居然想出一個辦法,車站時鐘顯示正常時間,但是火車會比實際時刻晚五分鐘出發,愛遲到的法國人就趕得上火車了(這也太誇張了!)
但時間統一後,下一個難題來了,在海上沒有適合的鐘擺中可以克服不定的重力,因此經度的概念漸漸生成,哈里森爵士致力研發不受重力影響的Sea Watch,其實挺笨重一座,也華美的藝術品,哈里森鐘總共有四代。






格林威治市集很熱鬧,這裡裡飽餐一頓,又便宜又美味。還有很多手工藝品可以逛,自製香氛,圍巾,香皂。
從山下往上看格林威治
海事博物館
作為船頭是很重要的,跟取名一樣重要,船名大多都命名為女性,但有時為了紀念人物,以男性之名命名也不在少數。
海洋Donate池(我自己說的),在各處都設置了存錢筒的東西,放幾句Where are you from?看到自己國家總會想要投錢下去吧XD不過在台灣處沒有設置。
Queen's House 詹姆士一是為安妮皇后建造,其後國王查理一世的皇后瑪麗雅也喜歡此宮。
Queen's House正對面是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因為瑪麗雅皇后喜歡格林威治港的View,所以命令海軍學院不得擋住她的視野,因此學員呈現分開對稱狀。

在Greenwich 的San Miguel,很西班牙風格的餐廳,肋排超大一份。超好吃,在英國不妨試試印度料理,英國印度移民很多,印度美食可是專業級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牛津大學城

十世紀左右,農民每天趕著牛隻經過這個淺灘,趕往城內的牛墟交易,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淺灘,後來此地得名牛津,意指牛隻經過的淺灘。牛津大學身為英語系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最老的是法國巴黎大學)。實際創立時間不詳,12世紀,亨利二世禁止人民前往巴黎大學就讀(英法情節歷史悠久啊),召回許多師生,從此牛津的師生人數迅速攀升。 目前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便是牛津出版社,有趣的是,它依舊是第二古老大學出版社(晚於劍橋大學出版社)。著名校友或稱之為「牛津人」,亞當.史密,「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休.葛蘭,寫出歌劇魅影的安德魯.韋伯,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數學教授路易斯。此校培育出26為英國首相,更有超過100位牛津人進入下議院,140位牛津校友進入上議院(牛津劍橋統治著英國啊),也畢業了多位著名他國政治人,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緬甸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

進入哈利波特影城

英國我最期待的景點來了!Warner's Studio 哈利波特片廠,我只能說票價大概一千多看得很爽,可能非哈利頗特迷會覺得貴吧? 影城位於偏郊區的位置,但交通並不太難,最近的交通點是個火車站Watford Junction,可以在國鐵地鐵共構的London Euston站轉搭火車,出了車站一眼就可以看見接駁車,有跑馬燈跑著Warner Bros Syudio字樣,來回2.5英鎊。

寧芬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在歐洲看過無數華美的城堡,寧芬堡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座巴伐利亞宮殿是少數允許拍照的,加上導覽機的詳盡解說,讓我可憐的記憶還殘留著些許印象。 寧芬堡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宮,巴伐利亞邦在德國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城邦,慕尼黑為邦城內最大的城市,有些對德國瞭解不那麼深的人將慕尼黑的啤酒節、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的吊帶褲、連衣裙與德國文化直接連結,或許很多德國人並不贊同,畢竟德國很大,巴伐利亞區一直以來的歷史發展,與普魯士不完全緊密連結,反而與奧匈帝國更相近。